夏天到了,很多地方開始出現(xiàn)危險的隱翅蟲,它對人的傷害可以說到了觸目驚心的地步,甚至可以造成毀容。我的臉被隱翅蟲毀容了”這一話題也引發(fā)熱議。
隱翅蟲,是鞘翅目隱翅蟲科昆蟲,分布于全世界,一般在5-6月份開始出現(xiàn),8-9月份是高發(fā)期,10月份減少。
全世界已報道的能引起皮炎的毒隱翅蟲有20種,在中國境內已知有3種,分別是奇異毒隱翅蟲、黑足毒隱翅蟲(也叫塔毒隱翅蟲)、黃足毒隱翅蟲(梭毒隱翅蟲),其中有毒的隱翅蟲在川渝地區(qū)更為常見。
隱翅蟲有個外號叫飛行的硫酸”,因為蟲體各段都含有毒素,是一種類似于強鹽酸性質的毒汁,叮咬人類皮膚或者或蟲體被拍碎后,就釋放出毒液,2-4小時即可引起接觸性皮炎,稱之為隱翅蟲皮炎或線性皮炎。
一些人被隱翅蟲爬過皮膚后,就會感覺刺痛,就是毒液中強酸對皮膚的腐蝕性所致,接著還會出現(xiàn)條狀、片狀或點簇狀的紅斑,還有的紅斑上會出現(xiàn)密集丘疹、水皰或者膿皰,嚴重的甚至會出現(xiàn)糜爛壞死。
如果隱翅蟲飛到了身上,特別是裸露的皮膚上,千萬不要直接去拍死或者捏死,這會導致毒液流出,可以將其吹飛或者劇烈甩動,之后可以用膠帶粘住,或用紙巾包住,再扔掉。
一旦皮膚被隱翅蟲接觸到甚至叮咬,注意不要讓其再接觸到其他地方,應第一時間使用大量清水或肥皂水持續(xù)沖洗,之后可以用用4%蘇打溶液或10%氨水反復擦抹,或者5%碳酸氫鈉浸潤的紗布濕敷,并立刻去醫(yī)院皮膚科就診。
隱翅蟲還是比較容易辨認的,身上顏色呈現(xiàn)紅黑相間,辨識度非常高。
不過凡事無絕對,隱翅蟲也并非無一是處,它是捕食農林害蟲的重要天敵,也有取食動植物有機殘體、促進自然界物質循環(huán)、保持生態(tài)平衡的種類,是一類不可忽視的自然資源。
(舉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