@TUM_APISAK 剛剛在 Twitter 上分享了酷睿 i5-13600K / 13500 / 13400 三款臺式處理器的基準(zhǔn)測試成績。有趣的是,這批芯片的步進(jìn)分別為 Raptor Lake B0 和 Alder Lake C0 —— 前者采用了 13 代新架構(gòu),而后者延續(xù)了當(dāng)前 12 代產(chǎn)品陣容的緩存結(jié)構(gòu)設(shè)計。
首先是 i5-13600K(via PassMark),這款 Raptor Lake B0 芯片采用了 6P + 8E(14C / 20T)的混合式 CPU 核心設(shè)計。
盡管大核數(shù)量保持不變,但架構(gòu)從 Golden Cove 升級到了 Raptor Cove、且小核數(shù)量也較上一代 i5-12600K 翻倍。
此外 i5-13600K 具有 20MB L2 + 24MB L3 緩存(總計 44MB),P 核基礎(chǔ)頻率 3.5 GHz、全核睿頻 5.1 GHz / 單核最高 5.2 GHz 。E 核基礎(chǔ)頻率 3.5 GHz,睿頻可達(dá) 3.9 GHz 。
其次是 i5-13500 / i5-13400,這兩款 CPU 都屬于 Alder Lake C0 的馬甲,前者采用了 6P + 8E(14C / 20T)的設(shè)計、后者則是 6P + 4E(10C / 16T)的設(shè)計。
緩存方面,i5-13500 擁有 11.5MB L2 + 24MB L3、熱設(shè)計功耗(TDP)為 65W,而 i5-13400 擁有 9.5MB L2 + 20MB L3 。雖然基礎(chǔ)頻率都是 2.5 GHz,但睿頻分別可達(dá) 4.7 / 4.6 GHz 。
PassMark 單線程性能比較
性能數(shù)據(jù)方面,i5-13600K 的單線程得分為 4249 MOps/s,而 i5-13500 / 13400 則是 4033 和 3866 MOps/s 。
作為參考,上一代 i5-12600K 的得分為 3980 MOps/s,意味著 i5-13600K / 13500 分別領(lǐng)先 7% 和 1%(i5-13400 也接近)。
此外與前代對應(yīng)型號相比,i5-13500 / 13400 分別較 i5-12500 / 12400 領(lǐng)先 8% 左右。
(截圖 via WCCFTech)
最后,盡管 i5-13600K 的預(yù)估定價在 250 ~ 300 美元(約 1740 ~ 2088 RMB)檔位,但 i5-13500 / 13400 有望在 200 / 170 美元(合 1392 / 1183 RMB)的中端市場更加熱銷。
按照計劃,英特爾會在今年 10 月推出 13 代 Raptor Lake 臺式 CPU 和 Z790 芯片組主板,以同今秋上市的 AMD 銳龍 7000 系列 AM5 平臺展開直接的競爭。
若英特爾維持當(dāng)前的定價策略,消費者們有望獲得 8-10% 的性能提升。同時考慮到兩代平臺的兼容性,PC DIY 玩家還可搭配使用更實惠的 B660 芯片組主板和 DDR4 內(nèi)存。
(舉報)